社会经济地位SES
作为一个起点在社会底层的人,我其实很关注和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社科领域知识。尽管像社会分层、社会流动性这些研究过程大部分都是以美国的社会形态为背景,但我还是很坚定地相信,这些结论对我个人而言,都是有方向性意义的!我甚至把其中的一些结论当做个人生信条来奉行,比如追求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!
社会经济地位,简称社经地位(SocioEconomic Status),英文缩写SES,是结合经济学和社会学关于某个人工作经历和个体或家庭基于收入、教育和职业等因素相对于其他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总体衡量。当分析一个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时,这个家庭的收入、家庭劳动力的教育程度,以及劳动力的职业会被当做一个整体纳入考量。分析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时,这个个体的相关情况会是主要考量。 —— 维基百科
教育
教育带来更好的就业机会,可以把人从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到较高的地位。安妮特·拉赫(Annette Lareau)提出“协力培养”(concerted cultivation)的概念,指中产阶级的父母在子女教育和成长中采取主动的角色,他们给孩子提供系统的教育活动,通过亲子交流,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。拉赫认为,较低收入的家庭不会有这么多时间用于交流,导致这些家庭的孩子有被强制管教的感觉。教育方式的不同使这两种家庭的孩子差距越来越大。最终结果是,比较富有的孩子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,更敢于争取,成人后获得的资源也更多,比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更有优势。
个人感触:我觉得我父母在我小时候的时候,对我确实是采用管教的方式(估计那个年代的大部分中国父母都是这样)。直到后来才意识到自己在沟通,表达,人际交往,表现自我,主动争取等方面的不足,这些应该都是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的。还好工作了就能有机会,也有意识地锻炼这方面的能力。以后我有下一代的时候,同样我也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(当然,前提是我自己能混到中产阶层)。
健康
社会经济地位的问题是最广泛、最重要的健康影响因素。
未完待续...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